目前,黄金价格已回归至五年多以前的低点,低迷的价格对金矿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灾难,但对于那些有海外扩张野心的企业,低价也意味着机会,这从近几年国内金矿企业巨头在海外市场腾挪的身影可见一斑。
国内金矿企业巨擘紫金矿业24日发布公告称,关于收购艾芬豪公司持有卡莫阿控股公司49.5%的股权及股东贷款的项目,已获得各方一致同意,并签署了延期和成交协议。
紫金矿业从2014年至今共有6个海外矿企的收购项目。其中,今年5月收购的位于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波格拉金矿近半股份的项目斥资2.98 亿美元,8月通过其在澳大利亚的全资子公司诺顿金田收购澳大利亚凤凰黄金公司股份的项目斥资约2.05亿元人民币。
国内金矿企业为何在金价低迷的背景下在海外市场施展拳脚?
中国已经连续9年排名全球第一大黄金生产国,我们必须把黄金事业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去经营,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做一些并购尝试,国内企业的并购更多的是合作共赢,还应该把眼光拓展到国际市场上。”王勇说。
有市场人士表示,由于金属价格目前非常低,矿的估值相当有竞争力,这一波价格的下跌对国内矿企而言是做海外兼并的大好机会。
机遇面前,困难自然也不少。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能源及矿业执行董事张瑞康表示,过去这些年中国企业尤其是矿企“走出去”的并购交易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鲜花也有泪水。
“矿企出海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并购目标,企业在选择目标时要综合考虑成本的问题,”张瑞康表示,由于现在金价不乐观,全球20%—25%的金矿都是赔钱的,企业做投资选择的时候,要衡量是否有能力降低收购过来的矿企成本,否则就应该寻找更低成本的矿企。
张瑞康说,国内企业的收购更多是资产层面的交易,是控股权的交易,这是导致过去中国的矿产在进行国外收购中有很多泪水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国外的矿业在并购方案设计上是非常灵活的,如可以先做一个少数股权,慢慢拿控股权以降低风险。”
张瑞康认为,对出海并购的矿企而言,融资安排也非常重要。据了解,往常金价在上涨的时候,各种金融机构都会尽最大力度支持海外并购,但也要考虑价格下行的风险。
张瑞康同时表示,时间的选择也是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若企业在正确的时间做一项投资,则估值对交易成本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如果在错误的时间做,估值再精确也惘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