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2月资金面凸显紧张 央行为何不对冲流动性
 

  周三(2月8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2月8日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当日净回笼1250亿。

  央行连续四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引发市场对于紧平衡的预期日渐强烈。

  最新的信号究竟是什么?

  国际市场上,特朗普类似疯狂的不确定性正在横扫金融市场,地球开始了颤抖。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华尔街著名投资巨头格罗斯猛然发出呐喊,直接抨击美国。格罗斯一针见血指出,“如果没有欧央行和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美国经济会陷入萧条。”
  显然,这一观点刺激了美国政府的神经,但是却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支持。我们能不能理解为,这一句话隐含着格罗斯支持中国央行加息的潜台词?

  美联储加息不停止 中国央行跟进式加息就不会停止

  接着上面的话题,格罗斯为何如此突出欧洲与日本央行货币宽松的重要性?根本原因在于,在持续利用美元霸权吸血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增长已经不足以支付债务利息。

  特朗普认为,美元兑人民币过于强势,“这将杀死我们。”这相当于公开否定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加息政策,因为美元过于强势不利于美国制造业出口和成本降低。因此,美联储计划的今年三次加息很有可能被特朗普扼杀。
  目前特朗普的麻烦日渐凸显,在逼迫欧洲央行继续量化宽松之际,遭遇了强硬的“铁娘子”默克尔强烈反抗。

  “如果默克尔能够再坚持一年就好了。”一些敏感人士开始祈祷,中国央行启动迷你加息引发的蝴蝶效应,能够推动欧洲央行关闭QE的大门。如果真能这样,美元霸权的扩张会进一步得到遏制。
  我们再来看中国央行。1月上旬,中国央行在美元走强并处于强弩之末时果断出手,从1月4日开始央行正式出手屠杀人民币空头,成功粉碎了人民币“破七”的谣言。

  中国央行出手以后,美元指数随即跌落,整个1月份阴跌不止,并录得历史最差。这就是乾坤斩,人民币一夜之间上涨一千八百点,这足以打碎所有空头的幻想。

  现在回头去想,中国央行在离岸市场稳定汇率之后,紧接着启动第二步策略,即我们现在看见的“定向降准+迷你加息”政策组合。

  这个新推出的政策组合具有无比强大的杀伤力,收紧与宽松应对自如。所以,任何单方面来理解当下的货币政策都会有失偏颇,这也正是中国央行的智慧体现。

  特朗普团队以中国经济为镜鉴,非常及时地喊出恢复美国实体经济的竞选口号,正是这一句助推了特朗普一夜之间超越了希拉里。目前特朗普正在一步一步实施新政策,从特朗普抨击强势美元来看,特朗普与中国央行的政策有着心照不宣的共鸣。

  如果特朗普真的能够把美元引入平缓下滑的弱势通道,那么地球仍然是安全的。货币战争将以一种新形态展现出来,即中美达成恢复实体经济的一致方向,全球实体经济将同步进入长达至少10年的休养生息周期。

  然而,就在特朗普政权交接的前夜,中国央行出乎意料地启动隐性加息,打响了第一枪。这种硬碰硬的信号,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央行所向披靡的决心。

  各种迹象表明,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没有彻底扭转之前,中国央行跟进式迷你加息就不会停止。也就是说,中国央行必然会跟进美联储进入加息,旗帜鲜明地截断美联储的抽水效应。
  这一次中国加息,对于美联储吸引国际资金回流美国带来了较大的干扰与阻力。而欧洲与日本央行被迫继续宽松,则仍在向美国源源不断地提供货币的流动性。换句话说,如果在美联储加息的前提下,欧洲央行还在实施货币宽松,这说明欧盟的分裂趋势越来越明显。事实上,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特朗普,都在推动欧盟快速走向分裂。

  直接说,特朗普倾向于联手华尔街实行新一轮货币宽松,只是各项条件还不具备,因此特朗普还在忍耐美联储加息。正因为如此,特朗普一上台就遭遇了四面楚歌,陷入孤身奋战的困境。

  就目前而言,由于特朗普政权尚处于交接期,且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反对活动,所以特朗普仍然在等待机会,才能图谋一步一步彻底改变上一届白宫政府留下来的加息政策。

  奥巴马在任期末启动了第一次加息,随后在特朗普上任前夜启动了第二次加息,如果权力交接顺利的话,不排除第三次加息将在特朗普的阻挡之下变得遥遥无期。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全世界各国央行都将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央行首当其冲,因此中国央行的两手准备非常明显,目前操作的只是第一套方案。

  中国央行在春节期间果断加息,释放出来非常强势的信号,对于美联储的冲击同样是非常大的,甚至超越了国际市场的预期。与此同时,这说明中国央行面对新一轮中美金融货币对峙具有了十足的底气。

  由于中国央行表现出来强硬的一面,使得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乐观情绪开始重新凝聚,2017年人民币快速贬值的预期基本上消解了。

  实际上,国际舆论支持中国央行加息,以对抗美联储的加息。你加息我也加息,这种硬碰硬的态度成为必备的选项。由此可见,中国央行一方面在稳定汇率,同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丝毫没有放松,反而在提速。

  特朗普计划松绑金融监管 多德-弗兰克法案成为焦点

  上周五,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财政部对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规定进行评估,并在120天内提交相关报告。

  各界普遍解读为,这意味着特朗普开始对2010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Act)进行审查。

  特朗普此举是正式打响放松美金融监管的“第一枪”,以从严监管闻名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可谓前景堪忧。

  “我们期望砍掉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很多规定,坦率地说,我有那么多朋友,他们有不错的企业,却借不到资金。”特朗普表示,“银行就是不让他们借款,原因在于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规则和条例。”

  特朗普还说,“我们将要对多德-弗兰克法案采取大动作了。”他甚至用“灾难”来形容这部法案。

  高盛前任总裁、特朗普团队中“高盛系”的核心人物之一--美国现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表示,特朗普将签署行政命令,为废除多德-弗兰克法案中的部分内容扫除障碍。
  按照美国的民主体制,特朗普要想对多德-弗兰克法案“动刀”绝非仅凭一己之力可以办到,必须美国国会同意才能对其作出重大修改或者废除。

  部分美国议会中的共和党人表示,虽然该法案的确限制了银行的部分发展能力,但是任何试图推翻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举动将触发民主党人的强烈反对。

  那么,特朗普刚刚上台为何如此心急地删减弗兰克法案?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想联手华尔街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自从奥巴马上任以来,华尔街被整整打压了8年,但是奥巴马重振实体经济的口号却未能实现。

  民主党人士认为,这部法案是美国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保护的“基石”。前民主党国会议员、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共同作者巴尼·弗兰克指出,没有国会支持,特朗普无法对多德-弗兰克法案中的金融监管改革作出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或者废除。

  我们不禁要问,特朗普为何要松绑华尔街的金融监管呢?其背后着怎样的图谋?

  如果从经济周期来分析,是美联储加息更利于美国经济发展,还是特朗普的宽松政策更利于美国经济发展?二者权衡,短期显现不出来,盲目地把特朗普比喻成里根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因此,国际社会对于美国政府的两种政策路径,都只能积极应对而难以分辨孰优孰劣。至少短期内看不出来,长期而言,美国经济落后于中国经济这是经济规律的必然。与此同时,人民币结算蚕食美元结算也是大势所趋。

  中国央行迷你加息解读:两手准备化解美联储加息冲击波

  市场人士预计,2月份央行累计到期资金预计高达2.3万亿元。而2016年春节后同期(2月14日-3月2日)这一数值为16850亿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2016年2月底降准正是由于节后巨量资金到期,而今年资金到期压力明显更大,且主要集中在节后第二、三周。

  短期投资者需要关注巨额逆回购到期的影响,2月6-10日将有6050亿逆回购到期,下周(2月13-17日)将有8900亿逆回购到期,总的逆回购到期量达到16150亿。
  1月20日期限28天的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面临到期,另外2月15日单日就有超过1500亿的MLF到期,从目前央行释放的信号看,投资者对货币政策谨慎态度要有清醒认识。

  按照央行去杠杆的态度,必然会回笼资金,将导致资金面波动加大,对市场造成冲击。

  另外,节后将公布的1月信贷数据或将超预期,而且后期仍有信贷冲动,这可能使得央行继续通过流动性控制来调控信贷,意味着后期流动性会继续收紧。

  未来两周市场面临的资金到期压力巨大,主要集中在下下周,对市场造成冲击,短期债市调整尚未结束。

  美联储加息没有彻底熄灭之前,中国央行重点仍然在布局加息。那么,在这一思路之下,流动性管控变得至关重要,春节以后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正是体现了这一思路。

  中国央行布局加息,引发了全球市场侧目关注。目前国际舆论支持的声音大于反对,央行的具体做法可以分解如下:

  (1)具体来说,节前央行提高MLF利率,主要反映了央行金融去杠杆的态度。央行此举表明加息周期已经开始,具体的路径可能是从MLF利率上调到公开市场利率上调,再到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

  (2)节前公开市场利率虽然没有跟随MLF利率上调,但公开市场利率上调只是早晚问题,节后面临上调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此次加息的周期可能会比较漫长,对债市的负面影响将会更加持久。

  (3)一旦特朗普强行要求美联储彻底结束加息,并且转为货币宽松的话,中国央行一定会灵活采取应对,快速调整货币政策的基调,上述加息路径将会自动暂停。但是不加息不意味着转向宽松。

  (4)由于特朗普对于强势美元的打压,美元走弱自然会反向支撑人民币汇率企稳,所以央行目前选择迷你加息释放新信号是非常明智的应对之道。

  今年周小川行长已经表示,2017年金融政策是中性的,这是中国正式转变金融利率政策的标志。随着中国隐性加息效应日渐扩散,资本流向将会从净流出变为净流入,升值压力下长线做多人民币不仅收益稳步增长,而且还能拿到利息。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和讯网 2017-02-10)